環衛科技網訊,10月21日上午10點,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第五場記者招待會,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圍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主題與記者交流。翟青說,目前我國已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并已連續六年開展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達標排放專項整治,全面實現垃圾焚燒發電廠“裝、樹、聯”。目前所有的垃圾焚燒發電廠5項大氣污染物和爐溫達標率穩定在99%以上,從根本上扭轉了社會公眾對垃圾焚燒企業的看法,有力地促進了垃圾焚燒產業的快速增長。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招待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在回答生態環境改善相關問題時,翟青說,2021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PM2.5 的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的比率達到了87.5%;地表水I—III類斷面比例達到84.9%,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1.2%;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
在回答環境執法相關問題時,翟青說,我們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推動生態環保法律法規落地見效。這里有兩組數據,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以來,我們累計查辦按日連續處罰等重點案件共計17萬多件;“十三五”全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83.3萬件,較“十二五”增長了1.4倍。
此外,生態環境部推動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之間的銜接機制,2016年、2018年分別嚴肅查處了兩起典型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造假案件,23人被追究了刑事責任,這在生態環保歷史上是第一次因數據造假被判刑。這23人中最多的被判刑兩年,最少的也在半年左右,這極大地發揮了震懾作用。在對惡意違法企業嚴懲重罰的同時,我們持續優化執法方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探索對4.2萬余家企業納入正面清單進行分類監管,強化非現場執法,努力做到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關于垃圾焚燒方面,翟青表示,生態環境部已連續六年開展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達標排放專項整治,全面實現垃圾焚燒發電廠“裝、樹、聯”。所謂“裝”要求垃圾發電廠安裝在線監測儀器;所謂“樹”是指這些電廠在廠區的大門口顯著位置要樹一塊顯示屏,顯示屏上顯示這個企業的排放數據;所謂“聯”是指要與各級監管部門進行聯網?!把b、樹、聯”完成以后所有的監測數據均實時監控并向社會公開。與此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綜合性政策措施,督促企業全面落實環保法律法規?,F在看來,這個專項整治效果明顯,目前所有的垃圾焚燒發電廠5項大氣污染物和爐溫達標率穩定在99%以上,從根本上扭轉了社會公眾對垃圾焚燒企業的看法,有力地促進了垃圾焚燒產業的快速增長。
這里也有幾組數據,從2017年278家焚燒廠、679臺焚燒爐發展到現在825家焚燒廠、1826臺焚燒爐,增幅分別達197%、169%,每天的處理量由24.5萬噸增至92.6萬噸,增幅達278%,這為城市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推進雙碳目標方面,翟青表示,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目標;2021年,我國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6.6%,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0億千瓦,風、光、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我國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全球“增綠”的主力軍。我們成功啟動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全國碳市場,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作用。我們發布了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持續開展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持續提高。
此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有序推進環境保護稅的相關工作,切實支持企業開展節能環保改造和資源綜合利用,2018年以來,因低于污染物排放標準享受減稅優惠累計超過100億元。我們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創新,截至目前,已指導118個相關項目進入了項目儲備庫并向一些金融機構進行了推薦,這些項目涉及總投資6700多億元。在6700億投資中,融資需求4520億元,到9月底,已獲得金融機構授信1329.9億元,發放貸款302.4億元。
邀請函|2023第24屆中國國際環衛與市政設施及清洗設備展覽會
2023-02-16
4月上海環博會將首次使用新國際全部展館,提前看行業新動向
2023-03-14
上海印發《指南》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3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