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衛科技網旗下“樂分圈”微信公眾號轉載了“湖州垃圾分類”文章,文章提到,“湖州市今年將充分運用數字治理平臺,試點探索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從“計桶”向“計重”轉變”。
“計桶”與“計重”,是兩種常見的垃圾計量收費方式,類似的計量收費方式還有“計袋”,以及采用“水消費量折算系數法”根據居民用水量折算,常用的垃圾處理費、水費折算公式類似式(1)。
生活垃圾處理費=實際用水量(噸)×噸水垃圾產生測算系數(水消費折算系數)×生活垃圾處理費用÷1000…………(1)
四種計量收費方式中,“計袋”和采用“水消費量折算系數法”折算通常是針對居民生活垃圾收費。
2012年,廣州市曾在部分小區試點生活垃圾“計袋”收費,簡單說就是,垃圾費隨專用垃圾袋征收,居民扔垃圾越多,消耗的垃圾袋就越多,需要繳納的垃圾費也就越多,反之亦然?!坝嫶笔召M的好處是可以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自己產生垃圾,自己負責”,從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刺激居民減少垃圾排放。不過其征收成本高,執法難度大,真正能夠收到的垃圾費并不算多,不太符合我國國情。
相對而言,采用“水消費量折算系數法”折算垃圾費則使用極為普遍,雖然有輿論認為“水消費折算系數”有“牽強附會”之嫌,但該方法卻使垃圾處理收費金額及收繳率均大幅提高,而征收成本則明顯下降。最終,該方法成為目前國內最常用的垃圾費計量收費方式。
讓我們重新回到“計桶”與“計重”,其實,這兩種計量收費方式都是針對非居民端的。根據湖州市發改委相關文件,計量收費繳費對象為市級及南太湖新區環境衛生管理部門管轄范圍內所有非居民用戶(含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單位),收費標準為易腐垃圾180元/噸,其他垃圾230元/噸。如果不具備稱重條件,則按照易腐垃圾12元/桶(240L,下同),其他垃圾14元/桶收取。
“湖州垃圾分類”文章表示,生活垃圾“計重”收費的優勢在于:
1、真正體現“多產生 多付費”的公平性?!坝嬐啊笔召M向“計重”收費轉變后,以“重量”為計價標準,更能體現居民小區、企業單位、餐飲店鋪等垃圾產生量的真實情況,避免原“桶不滿”或“桶滿溢”兩種極端現象,更能體現收費的公平性。
2、反向促使“源頭減量”的積極性?!坝嬛亍笔召M有利于促使源頭主體對生活垃圾進行精分細分,主動對收集的生活垃圾進行可回收物再回收、易腐垃圾瀝干水分等操作,從而減少垃圾重量,降低處理費用。
3、提高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的能效?!坝嬛亍笔召M可以提高源頭減量的成效,提高生活垃圾分類質量,常態化推廣后,有利于減少中轉壓縮、滲濾液處置等設施壓力,也能提高末端處置設施資源化利用成效,如提高焚燒廠的噸垃圾焚燒發電量。
筆者也對上述觀點表示贊同!“計重”收費無疑代表著更先進的方向,同時也更符合垃圾分類、源頭減量的初心。
隨著2022年初,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國家衛健委《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全面落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推行非居民用戶垃圾計量收費,探索居民用戶按量收費,鼓勵各地創新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模式”。進一步確立了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要逐步實現“計量收費”的總體思路,垃圾“計量”,或者說“計重”收費終于進入了“小步快跑”階段!
然而,從試點計量收費,到“計桶”,再到“計重”,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早在2020年12月28日,湖州市就已推出垃圾處理“計重”收費政策,但為了“具備稱重條件”,湖州市用長達兩年時間為垃圾分類清運車輛安裝并完善稱重系統,時至今日方才開始試點“計重”收費。
那么,“計重”究竟難在哪?
環衛工人正在清運垃圾 圖片來源:“湖州垃圾分類”
對垃圾“斤斤”計較,到底有多難?
實際上,垃圾“計重”并不像我們日常購物時過秤那么簡單!
首先,環衛車輛種類繁多,車況復雜,垃圾裝運方式各不相同,這就對稱重系統的適應性、兼容性提出了極高要求;
第二,環衛車輛車載稱重系統工作環境惡劣,易受滲濾液、油脂、塵土等雜物的污染,這就要求稱重系統必須能夠保持高穩定性和低故障率;
第三,由于需要直面產生垃圾的商戶、居民,所以必須保證車載稱重系統有相當高的精確度,甚至需要在車輛不熄火、地面不平的情況下仍能保證“稱的準”;
第四,雖然我們是在說“稱重”,但實際上“稱重”背后離不開數字化平臺的支持,所有的數據都需要及時上傳云端匯總成為“大數據”以便統計。同時,商戶和居民等生活垃圾的產生者也有必要及時獲知垃圾重量,以保證收費流程的公開透明,這是贏得垃圾產生者支持與配合的核心所在。
因此,看似簡單的“計重”,實際要在數字化平臺和稱重系統兩大模塊的配合下才能完成。那么,環衛車車載稱重究竟有哪些具體的指標要求?環衛行業還有哪些領域存在“稱重”需求?“稱重”這個環衛行業的全新細分領域還存在哪些問題?
環衛科技網帶著上述疑問咨詢了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漢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專業人士。
蘇州伏泰是國內知名的環衛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其研發部專家向德軍表示,當前環衛車載稱重系統要求精確度≥95%,故障率≤3%。
實際上,環衛行業一直存在“稱重”需求,例如在生活垃圾末端處理環節,垃圾車進廠(場)時須通過現場地磅設備稱重,實現進廠垃圾量的數據采集。而近年來產生的稱重需求,則大多與垃圾分類有關,例如在源頭分類投放環節,垃圾分類屋/分類亭等設施可能需要安裝稱重設備,以便掌握源頭投放量,并進一步衡量源頭減量效果;在分類運輸環節,除車載固定式稱重設備外,同時還需兼顧小型電瓶車,可通過配備移動式藍牙秤等設備,實現收集過程中的稱重。
向德軍認為,目前,環衛領域稱重系統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難以保障數據的真實性,仍存在篡改的可能。而在現有智慧環衛平臺與第三方稱重系統的對接方面,并不存在真正的技術難題,一是可以按照接口要求,通過平臺側對接;二是根據開發協議,通過硬件側對接。
深圳漢德是目前國內車載稱重系統領域領軍企業,公司副總裁劉博先生在接受環衛科技網采訪時表示,車載稱重系統是一類比較特殊的產品,它與環衛車上常備的GPS、視頻監控攝像頭等裝置不同,車載稱重系統在安裝完成后,需要經過標定和定期校準,才能保持良好的精度。同時,由于環衛車輛的使用環境比固定式稱重設備,比如地磅的使用環境要復雜的多,因此需要在“傳感器+算法”的支持下才能持續提供準確的重量數據。因此,與其說是購買車載稱重設備,倒不如說是購買“重量數據采集服務”。
關于稱重系統的性能指標,劉博表示,從目前實際的需求和前期各省的項目經驗看,普遍的要求是不管單桶還是整車要求在5%左右的誤差,校準的周期在3-6個月左右,質保期要求1年,主要設備的年故障率低于5%。
劉博認為,當前環衛領域稱重系統尚存在三大主要問題:第一,企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產品魚龍混雜,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稱量誤差大、故障率高、維護成本高等致命問題,導致客戶使用體驗不佳;第二,部分環衛車輛老舊,結構老化,對車載稱重設備的安裝造成不利影響,降低了后續使用過程中的稱重精度和可靠性,導致稱重系統不得不過于依賴算法進行“糾偏”;第三,由于垃圾收運過程中場景多變,垃圾桶桶型多樣,在稱重系統的算法、稱重設備的標定和校準等方面,仍存在較大挑戰!
筆者認為,“稱重”作為環衛圈的一個新鮮事物,存在問題,乃至存在挑戰,實屬正?,F象。隨著近年來全國多個省市出臺非居民廚余垃圾計量收費、居民生活垃圾計量收費等相關政策,“稱重”正成為環衛行業的新熱點,一批環衛信息化企業、稱重解決方案提供企業有望坐上潮頭,環衛科技網也將繼續關注這一熱點,把“稱重”這個新領域的更多靠譜企業引入環衛!
邀請函|2023第24屆中國國際環衛與市政設施及清洗設備展覽會
2023-02-16
4月上海環博會將首次使用新國際全部展館,提前看行業新動向
2023-03-14
上海印發《指南》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5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