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科技網注意到,近期,光大連續中標兩個大型環衛特許經營項目,合計金額達16.5億元!
4月10日,山東省樂陵市垃圾分類暨城鄉環衛一體化BOT項目公布中標結果,光大環保能源(山東)控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樂陵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當選供應商,中標服務費為4384萬元/年,服務期16年,項目總額超7億元。(超7億!光大環保中標山東樂陵市垃圾分類暨城鄉環衛一體化BOT項目)
4月18日,安徽省馬鞍山市生活垃圾分類一體化及環衛設備補短板項目發布成交結果公告,安徽江東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光大環保(中國)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該項目,中標金額9.468億元,服務期23年,其中建設期3年,運營期20年。(還是光大!繼山東市場拿下7億大標,又在安徽斬落9.5億!)
這兩個項目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都是服務期超過15年的特許經營項目;再者,服務內容都以垃圾分類和垃圾壓縮轉運為主,樂陵項目還涉及環衛保潔;更關鍵的一點,這兩個項目都是光大從固廢產業鏈末端的垃圾處置延伸到中端垃圾壓縮轉運及前端垃圾分類,從而實現縱向一體化的成功案例,助推了當地“無廢城市”建設。
光大在樂陵和馬鞍山兩地都有已投運的垃圾焚燒項目。樂陵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樂陵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理生活垃圾規模1000噸/日,于2020年底投運。
光大與江東控股集團共同投資成立的光環江東環保能源(馬鞍山)有限公司(雙方各出資50%),負責馬鞍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建設及運營,處理生活垃圾總規模1200噸/日,其中一期規模800噸/日,于2016年投入運營。
同時,在2022年12月,馬鞍山市和樂陵所在的德州市都發布了“無廢城市”建設方案,兩者都提出要完善市、縣區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可見,光大憑借著在當地多年運營焚燒項目的“先天優勢”,接管運營當地垃圾分類及收集轉運項目,形成環衛、垃圾處理一體化,完善了在當地的固廢處理產業鏈。
而光大這一拿標模式,已成為諸多以垃圾焚燒為主業的企業由末端邁向前端、打通固廢產業鏈的范本。
比如,瀚藍環境就提出了“持續推進縱橫一體化大固廢”戰略,核心模式為“在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所在地向固廢處理縱橫產業鏈延伸”。2022年5月,作為佛山市三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投資建設方的瀚藍環境參與運營佛山市三水區“智慧城市管家”項目;同年7月,瀚藍環境正式接管運營泉州市安溪縣城廂鎮全鎮保潔及垃圾收集項目,其在當地有安溪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項目,焚燒處理規模1350噸/日。
從末端走向前端,并不是一件新鮮事。至少從2019年以來,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末端企業就開始布局前端業務。例如,光大在2019年5月收購了山東趣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山東光大智慧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領域;瀚藍環境在2019年9月收購國源環境,后更名瀚藍城服,進軍環衛領域。
現在“無廢城市”的建設浪潮,則為焚燒企業向前端邁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機會。固廢處置是打造“無廢城市”的關鍵,在不少省市發布的“無廢城市”建設方案中,都提出要打造“覆蓋固廢處理全過程的一體化大環衛模式”,要求將前端垃圾分類、中端壓縮轉運、末端資源化利用全環節打通??梢哉f,政策助推了“固廢全產業鏈一體化”時代的發展進程。
這種局面下,在當地擁有焚燒項目的企業就有了天然的優勢。焚燒項目的服務期一般在20年以上,方便企業為當地政府打造固廢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政企雙方在焚燒項目的合作經驗也可以復制到前端業務,雙方溝通更加順暢。更何況,相比于末端處置,無論前端垃圾分類、環衛保潔,還是中端垃圾壓縮轉運,都幾乎不存在技術壁壘。從末端走向前端,相對容易。
從這個角度講,像光大、瀚藍以及三峰環境、中國天楹等具備固廢處理縱橫一體化產業鏈和打造全產業鏈“無廢城市”綜合服務能力的頭部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占據絕對有利地位。
近百家企業訂購!這本環衛行業分析報告絕不能錯過!
2023-04-19
環保+新能源,中國天楹一季度凈利潤增7.62%
2天前
蘄春縣餐廚垃圾處理和垃圾滲濾液處理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