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科技網訊,4月27日,鹽城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一批《群眾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邊改公開情況》,其中披露,有居民舉報一垃圾站“臭氣熏天”,且“每天轉運垃圾時有噪聲”,進而要求垃圾站搬遷。有關部門現場核查后認為,舉報部分屬實,但垃圾中轉站是城市必備的基礎設施,目前無搬遷計劃。
舉報人:
垃圾中轉站臭氣熏天,有噪聲,應搬走
政府信息顯示,該舉報人反映鹽城市鹽南高新區興邦中央公園小區西門馬路對面有一垃圾中轉站(鐵軍路和閱海路交界處,距離興邦中央公園最近不到40米)臭氣熏天,尤其是早上,整個小區都彌漫著臭味;每天轉運垃圾時有噪聲;垃圾運輸中滴漏液體,有安全隱患;質疑選址以及是否具備環保手續;露天作業,沒有環保設施,不符合標準。
舉報人訴求:
1、因垃圾站先建住宅后建,垃圾站與居民應保持一定距離或者搬走;
2、垃圾站應建相應的環保設施;
3、希望實施垃圾站搬遷并公示具體時間,同時如果搬遷要在此期間符合環保要求。
政府部門核查:
垃圾站異味可控,無搬遷計劃
收到舉報后,2023年4月21日,鹽南高新區管委會組織鹽南高新區科城街道辦事處、區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赴現場調查核實。
經查,該垃圾中轉站建成于2012年,功能為生活垃圾壓縮中轉,設計壓縮能力100噸/日。該中轉站功能為生活垃圾壓縮中轉,不收集處理危險廢物。中轉站產生的垃圾滲濾液均由區城管局吸污車抽吸至文港路滲濾液處理一體化設備進行預處理后,達到納管標準排放至市政管網。壓縮設備位于壓縮間內,全部實現室內作業。
經測量,該中轉站大門與小區圍墻距離65米,中轉站設備操作間至小區圍墻距離104米。
工作人員在2023年4月21日的現場檢查中發現,該中轉站在進行生活垃圾壓縮、中轉,轉運垃圾期間確有一定噪聲產生,轉運時確有跑冒滴漏現象發生。中轉站壓縮間內存在一定異味,但中轉站進出口附近異味已明顯消除。
另外,該中轉站建成時中轉站周邊以農田、空地為主,并未建設住宅小區。經查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該項目不納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因此,舉報人反映的情況部分屬實。但由于垃圾中轉站是城市必備的基礎設施,目前無搬遷計劃。目前已對垃圾壓縮間、場地、運輸車輛進行全面沖洗,盡量消除異味;落實環衛車輛駕駛員規范作業,逐一檢查垃圾運輸車輛車廂密封條,確保車輛箱體密閉,加大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并清理道路滴、漏問題。
后記:
筆者認為,這或是“鄰避效應”的又一次反映!
鄰避效應(Not-In-My-Back-Yard,NIMBY,譯為“鄰避”,意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是指,居民或當地單位因擔心建設項目(如垃圾場、核電廠、殯儀館等鄰避設施)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從而激發人們的嫌惡情結,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即采取強烈和堅決的、有時高度情緒化的集體反對行為。
有專家表示,鄰避運動是居民的理性反應,因為保護領地是一種動物本能。一方面,鄰避運動間接推動了環保意識的覺醒和公民社會與公眾參與,另一方面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升級為暴力性環境群體事件,并因經濟增長的阻力因素,基礎設施建設放緩。
然而,先有垃圾中轉站,后有居民小區。由此引發的鄰避效應,最需要反思的應該是誰呢?
近百家企業訂購!這本環衛行業分析報告絕不能錯過!
2023-04-19
環保+新能源,中國天楹一季度凈利潤增7.62%
2天前
蘄春縣餐廚垃圾處理和垃圾滲濾液處理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2天前